首页
女足直播哪个app能看介绍
产品展示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女足直播哪个app能看 > 新闻动态 > 华野的难言之隐:只要粟裕想打胜仗,陈士榘就碰巧不在?

华野的难言之隐:只要粟裕想打胜仗,陈士榘就碰巧不在?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49    点击次数:52

陈士榘,新中国57位开国上将之一,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,也代表了一批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成长历程。这位没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老红军,从普通士兵一步步走到开国上将,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。

抗战时期,他一直在华北敌后奋战。然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,他的角色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
许多关于陈士榘的史料,包括权威的《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》,都对他参与重大战役的经历记载甚少,尤其是孟良宬战役,仅仅9行半的文字,记录了他指挥泰安攻坚战的情况。

作为华野参谋长,他的职责不输陈毅和粟裕,主要负责掌握敌情、制定作战方案,如此重要的角色,为何在关键战役的记录中如此“低调”?

事实上,这并非个例。在华野参与的许多重大战役中,陈士榘都似乎“缺席”了司令部。莱芜战役时,他先在南线阻击,后又转战北线。孟良崮战役的作战计划制定期间,他正忙于指挥泰安攻坚战,返回司令部时已无力置喙。豫东战役,负责筹备作战计划的则是副参谋长张震。甚至淮海战役的方案,也是粟裕和张震商定后才通知他。

这种种“巧合”背后,其实是刻意的安排,甚至得到了毛主席的默许。

陈士榘担任华野参谋长,源于解放战争初期山野和华野的整合难题。两军作战风格迥异,山野擅长攻坚,华野精于运动战,陈士榘和粟裕正是各自的代表。

从宿北战役的意见分歧,到鲁南战役的指挥之争,两人在作战理念上的冲突日益明显。陈士榘坚持攻坚,粟裕则主张运动战,即使鲁南战役最终胜利,也未能弥合两人之间的分歧。陈毅将此事反映给中央,而中央也更倾向于粟裕的运动战思想。

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,运动战确实更能保存实力、扩大战果。粟裕的作战方案屡次得到毛主席的支持,陈士榘的处境则变得尴尬。他既要参与制定作战方案,又要迎合粟裕的运动战理念,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挑战。

为了避免指挥上的矛盾,陈毅在大战前夕都会安排陈士榘到前线指挥作战,粟裕对此也表示认同。

陈士榘在前线指挥部队作战同样出色,他的威望足以服众。七月分兵时,粟裕特意将擅长攻坚的部队交给他指挥,最终成功解放了洛阳。这种安排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妥协,陈士榘得以继续发挥自己的指挥才能,粟裕则可以更专注于贯彻自己的运动战思想。

随着张震的加入,粟裕在制定作战方案上有了更得力的助手,华野的指挥效率也得到了提升。

在战争年代,将领的职务调整是常态。陈士榘的经历并非个例,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,粟裕的运动战理论更符合当时的战争形势。陈士榘的“缺席”,并非被边缘化,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贡献。